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访教育部高教司司长:高校怎样用好专业设置自主权

日期:2013-06-1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管理员
关键字:

258个专业点未准予设置,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解读——

高校怎样用好专业设置自主权

教育部日前公布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全国有258个专业点未准予设置,今年不予招生。未准予设置的专业中,不乏会计、金融、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也包括高尔夫管理、云计算、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等非常“时髦”的新方向。这些专业为何没能准予设置?如何协调好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与加强专业设置宏观调控的关系,避免“一放就乱”?记者专访了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


专家研判,避免盲目申报

张大良介绍说,这是继2012年9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优化我国高校现有专业结构、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之后,第一次进行年度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工作。本次申报审批过程中,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对318个需由教育部审批的本科专业点进行了评议和讨论,最终同意设置53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7种拟列入目录的新专业,不同意设置的专业点有258个。

张大良介绍,2012年度不同意设置的专业点主要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专家认为,不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的原因主要有:申报的专业在本区域内布点过多;申报的特殊行业专业缺乏行业部门支持;申报专业的办学条件不够。不同意设置的尚未列入目录新专业的原因主要有:申报的新专业知识体系不合理,与已有的专业区分度低,有的已包含在已有专业范围内,没有必要增设,如北京交通大学申报的铁道与城市轨道工程;申报的新专业名称不规范、不合理,专家对专业归类存有异议,如中国传媒大学申报的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申报的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不明确,培养方案不合理,办学条件不完备,如北京大学申报的航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记者了解到,申报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应引起重视,如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民办院校急于扩大专业设置规模,申报专业的冲动较大。有些高校缺乏自律、盲目申报。例如,某高校已设有92个专业,本次要求备案的专业竟达30个。此外,艺术类专业增长过快也需引起重视。从现设本科专业整理结果和2012年度本科专业备案结果来看,艺术类专业增长过快,专业点数已经在全国12个学科门类中位列第三,仅居工学、管理学之后,远远超过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学科。

“这就提醒我们下一步要采取措施,遏制部分高校盲目增设艺术类专业的趋势。同时,要加强对各地各高校备案专业的宏观调控,建立有进有出的专业增减机制。”张大良说。


给予高校充分自主权

“几个数字就能折射出高校设置专业自主权的扩大。”张大良介绍,2012年度新增专业点2670个,其中备案专业,即无需申报审批的专业点有2610个,占新增专业点的97.8%;经专家委员会审议、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专业点60个,仅占新增专业点的2.2%。

记者了解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扩二减三加强”。“一扩”是扩大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二减”是减少了专业的审批环节和审批数量;“三加强”是加强了信息服务与公开,加强了专家组织作用的发挥,加强了新设专业的质量管理。

张大良介绍,为了更好地做好全国层面的高校专业布局,教育部将继续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专业质量标准体系,规范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建立专业设置宏观监管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健全高校、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三级专业设置专家评议和监督组织;重视新设专业点的教学质量监测,对新设专业点进行年度检查;对办学质量低下的专业实行限期整改、暂停招生;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对专业点设置过多、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实施宏观调控。

“最重要的是,要引导高校用好专业设置自主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张大良强调,“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将把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作为提高宏观质量的重要措施,要求高校按照需求导向、条件保障、规模适度、持续建设的原则制订专业建设规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分享到: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