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零售企业物流模式对其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影响机理

日期:2013-07-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关键字:

如前所述,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是其为了实现物流战略目标,对零售物流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物流运作和管理系统。这一“运作和管理系统”即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对象,具体而言,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内容就是这一“运作和管理系统”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对于采用不同物流模式的零售企业,其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成会有较大差别,或者说,零售物流模式会对零售绩效评价体系各要素的内容产生直接影响。


(一)物流战略目标的确定影响物流绩效目标体系的构成

企业的物流战略是一个通过提高价值和客户服务而实现竞争优势的统一、综合和集成的计划过程。

具体而言,它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分析而制定的较长期的全局性的重大物流发展决策。它作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必须服从企业战略的要求,与之一致。

由以上定义可知,物流战略实为企业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行动指南。在物流绩效评价中,首先需要对物流战略进行目标分解,由于物流战略的制定在层次上通常会涉及战略层面、战术层面和操作层面,在功能上则涉及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等方面,因此对物流战略进行目标分解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横向相互关联、纵向互为支撑的绩效目标体系。所以,执行不同物流战略的零售企业,其战略目标不同,绩效目标体系的构成就会存在差异。此外,某一个或某几个目标在绩效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将会影响到相应绩效指标权重的设定:与较为重要的绩效目标相对应的评价指标通常会被赋予较大的权重,反之亦然。

例如,执行过程战略(Process Strategy)的企业通常将物流活动作为价值增值系统。其重点在于实现效率最大化,主要目标是控制成本。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将采购、仓储、运输等活动作为一个整合系统来进行管理,而执行渠道或信息战略(Information strategy,or Channel Strategy)的企业,其重点在于整合分销网络,主要目标是通过物流和信息管理实现跨组织的整合与协调。与此相适应,前一类企业的战略目标将被分解到企业物流部门的各个层面和功能团队,在战术层面和操作层面形成包括采购绩效目标、仓储绩效目标、运输绩效目标在内的目标体系,并且,与成本控制有关的评价指标将被赋以较大的权重。后一类企业由于物流活动的范围已经超出了单个企业的范畴,所以绩效目标的分解也最为复杂,物流战略将会被分解到执行不同物流功能的组织的各个层面,相应地,与外部控制有关的评价指标将被赋以较大的权重。


(二)物流主体的选择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具体目标

在本文的研究中,物流绩效的评价主体实为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其根本的评价目标有三:为与物流有关的决策制定提供信息;监控物流战略的执行情况,及时采取纠偏行动;提高物流绩效,进而增强核心竞争力。

但是,具体到某一个零售企业,不同的物流主体意味着不同的物流环节数量。不同的物流功能组合和衔接方式,以及不同的物流系统控制权。因此,对物流主体的选择会影响零售企业具体的物流绩效评价目标和物流绩效评价客体的范围。例如,选择零售商作为物流主体,则零售商将在整体上负责物流活动的运作和管理,也就是说,零售企业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的物流活动将由其自营。此时,物流绩效评价的具体目标可能是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实现物流价值增值,评价客体的范围则通常仅限于企业内部。并且,由于零售企业自营物流,对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具有较大的控制权,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一旦发现偏差,或评价结果不佳,企业可以及时采取纠偏措施,或根据评价结果与绩效目标的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绩效改进策略。

而如果选择物流供应商作为物流主体,则零售企业的所有或绝大多数物流活动将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负责运作和管理。此时,物流绩效评价实为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评价,物流绩效评价的具体目标可能是:选择能够提供性价比较高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评价客体的范围则为其他企业的物流系统,超出了零售企业之外。并且,由于物流服务由其他企业提供,零售商对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直接控制权有所减弱,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如果发现偏差。或物流绩效评价结果不佳,则需要与物流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调之后才能采取纠偏行动,或者通过一定的决策程序来选择新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三)物流环节的设计和物流功能的规划影响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

一般来说,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对工作产出进行衡量或评估。在绩效评价实践中,绩效指标回答的是“从哪些方面来评价”的问题。

物流环节的设计和物流功能的规划是零售企业物流作业和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其效率和效果直接决定着零售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服务质量,因此也是物流绩效评价的主要关注点。物流环节的多寡、衔接方式,以及各项物流功能的整合情况影响着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流程性指标”的构成。例如,在以零售商为物流主体的模式下,如果商品所经过的物流环节是“供应商→零售商—物流商→消费者”,则物流绩效评价的“流程性指标”至少应该涵盖:商品从供应商到零售商处的运输活动;商品在零售商处的内部运输、分拣、存储等活动;商品从零售商到物流商处的运输活动;商品在物流商处的内部运输、分拣、暂存等活动;商品从物流商到消费者处的运输活动,并且所选择的指标都必须能够从三个方面来反映各个环节的各项功能:即时间、数量和质量。在以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为物流主体的模式下,如果商品所经过的物流环节是“物流商→消费者”,则物流绩效评价的“流程性指标”应该至少涵盖:物流商对零售商订单的处理活动;商品从供应商到物流商的运输活动;商品在物流商处的内部运输、分拣、存储等活动;商品从物流商到消费者的运输活动。同样,所选择的指标也都必须能够从时间、数量和质量三个方面来反映各个环节的各项功能。


(四)物流技术的应用可能影响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运作效率

零售物流技术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物流环节整合为标志形成的技术,另一类则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标志形成的技术。无论是哪一类技术的应用,都有可能推动零售企业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效率的提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由于其改变了信息在零售企业内部及相关企业之间的传递方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零售企业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

首先,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物流绩效信息的可得性和评价的经济性。信息收集是进行绩效评价的第一步,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收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即时信息变得容易和快捷,且所得信息的准确性也有所提高。同时,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搭建的技术平台也使电子化绩效评价系统的引入成为可能。一旦实现数据库的对接和信息共享,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运行成本将有可能大幅降低。从而提高物流绩效评价的效率。

其次,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影响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可供选择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中,一些准确性较高的方法和技术对数据和信息的要求也比较高。例如数据包络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如果相关信息的可得性好,且比较完备,则选择此类评价方法的可能性也较大,运用效果也比较好。

此外,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信息在企业内部和相关企业之间的传递更为快捷和顺畅,使即时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绩效评价的结果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准确性被反馈给包括绩效评价主体在内的各相关组织和部门,从而使绩效评价结果的效用得以充分发挥。物流模式对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影响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零售企业物流模式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影响

分享到:
  • 北京汇祥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汇祥林科技有
  • 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北京企迪信息技术
  • 用友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用友金融信息技术
  • 广州红帆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红帆电脑科技
  • 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九恒星科技股
  • 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创软件工程股份
  •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限
  • 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华三通信技术有限
  • 远光软件远光软件
  • 擎天科技擎天科技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

周威——北京中百信工程

周威,1978年9月出生,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中电企协信息监详细>

刘庆波 中国碳市场IT服

北京中百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权益交易行业信息技术咨询、软件设计研发、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