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五大行不良贷款上升背后若干苗头和风险被掩盖值得警惕

日期:2014-04-15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作者:管理员
关键字:
近日公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均出现上升,2013年新增不良贷款总额达到468.31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358.79亿元;不良贷款率出现“一平一降三上升”,平均从0.95%略有上升至1%。媒体、机构和专家的主要报道评论有:一、认为经济放缓是不良

近日公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均出现上升,2013年新增不良贷款总额达到468.31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358.79亿元;不良贷款率出现“一平一降三上升”,平均从0.95%略有上升至1%。媒体、机构和专家的主要报道评论有:

一、认为经济放缓是不良贷款上升的主因。《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报道,五大行的不良贷款上升均体现出“区域性”和“行业性”,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的不良贷款增长较快,成“坏账源头”。据农行、建行管理层发布情况看来,长三角不良贷款压力反弹明显。《中国经营报》称,银行已经结束了不良贷款新增和不良率“双降”的时代。自2013年年初起,经济周期波动的负面效应开始向银行传导,令银行资产潜在风险逐步暴露出来。自2012年上半年以来,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大部分来自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这种情况在2013年更加明显。比如,农行对制造业贷款规模393.16亿元,不良占比2.86%,规模约10.22亿元,较2012年增长2.52亿元。工行制造业不良贷款270.54亿元,较去年增长46.12亿元。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因为银行业是顺周期行业,经济下行会带动银行业坏账整体上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当前一些生产企业效益下滑,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属于正常现象。

二、认为不良贷款将继续上升,但尚处于合理区间。《中国经营报》称,去年银行不良贷款的增长已是业内共识,也是银行业眼下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由于风险并没有充分暴露,不良贷款增长的趋势在今年延续的可能性非常大。郭田勇表示,虽然今年银行不良率小幅上升,但整体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总体可控。不良率上升不会有太直接的影响,可能会使银行多提取拨备。鲁政委表示,从国外情况来看,美国银行业的坏账水平在最严重的时候为3%-5%,比较低的时候也在1%左右。此前中国银监会规定拨贷比2.5%,如果整个中国银行业坏账水平不高于2.5%,就不会对银行运行产生影响,因此目前银行坏账水平尚在合理区间内。现在经济没有出现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处于调整状态,不同领域会不均衡地出现一些坏账,如果把握好,仍然有可能把坏账的水平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之下。

三、认为不良贷款上升背后若干苗头和风险被掩盖值得警惕。一是五大行坏账冲销规模翻番。英国《金融时报》称,由于银行采取了减记,银行业坏账率去年仅略有上升。但市场对中国各银行股票的估值表明,投资者认为这些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可能高达官方数据的5倍。五大银行2013不良贷款核销达590亿元人民币,创下10年来最高水平,为2012年的227%。核销规模骤增,是动荡局面影响中国金融体系的最新表现。监管机构近期放宽了减记规则,方便银行剥离不良债务,腾出资产负债表的空间。标普分析师廖强表示,一些银行担心,如果不良贷款率超过理想范围,它们可能招致负面报道,所以它们在减记方面比较积极。“华尔街日报”称,为了将坏账水平维持在低位,银行甚至选择向自身的投行子公司出售不良资产,以降低不良率。二是银行逾期贷款增长显著。《中国经营报》称,值得关注的是,伴随银行不良贷款的增长,银行逾期贷款的增长更为凶猛。工行、中行、农行、浦发、平安、中信6家银行2013年贷款逾期90天以内的规模约为61亿元,而贷款逾期总量新增则高达660亿元。工行1年内逾期贷款规模增长较猛,未来形成不良的风险仍然很高。由于部分企业属于抵押类贷款,所以影响的是银行关注类贷款的直线上升,同时也计入了逾期贷款中,因此逾期贷款的增量更能直接表现出银行贷款中的潜在风险。三是个人贷款不良情况更加严重。《中国经营报》称,有业内人士称,在不良贷款增长中,个人贷款的不良要比公司贷款不良情况差。而不少小微企业贷款是计算在了个人贷款上,这一块的不良率要比规模公司的不良率高一些。同时,部分个人贷款也因为收入上的减少,信用违约的情况增加较快。媒体专家认为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被掩盖值得警惕。财经评论人谭浩俊称,银行公布的不良贷款情况,是否有文过饰非,亦即故意夸大制造业的不良贷款问题,而回避或掩盖了其他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从近年来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情况来看,投向制造业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更是少得可怜。相反,政府融资平台、开发企业等却获得了太多的资金支持。从房地产业的情况来看,不良贷款的问题比较严重,一些开发企业出现了“资金链”严重紧绷。但银行采取各种变通方式和手段,没有将开发企业实际已经成为不良的贷款搞到不良贷款范畴。此外,政府融资平台也已经是风声鹤唳,但由于有政府托底,其实际已经形成的风险和不良贷款也就没有暴露。在这样的情况下,对金融市场风险影响较小,缺乏地方政府“撑腰”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也就成了不良贷款的“重灾区”了。《第一财经日报》称,房地产贷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产能过剩的贷款风险,是银行未来关注的三大风险点。

分享到:
  • 北京中百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百信信息技
  • 福瑞博德软件开发公司福瑞博德软件开发
  • 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护航科技有限
  •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 远光软件远光软件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
  • 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
  • 戴尔戴尔
  • HPHP
  •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 东软集团东软集团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