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服务外包助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日期:2013-07-23 来源:中国服务外包杂 作者:
关键字:
我国“十二五”规划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都强调“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是在深入分析、综合判断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我国“十二五”规划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都强调“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是在深入分析、综合判断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欧洲债务危机还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颇有咄咄逼人态势。此外,全球气候变化、能源短缺、节能减排、世界经济再平衡、收入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等,都对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

从国内环境看,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但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在需求结构方面,内需和外需不平衡,刺激内需成效不明显,外需亦呈萎缩之势;投资和消费不协调,投资需求过旺,消费增长缓慢;在供给结构方面,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制造业产能过剩形势严重,而服务业增长缓慢,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在空间结构方面,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由于环境所限难以对投资形成实质性吸引,东部沿海地区遭遇增长困惑和转型压力;在要素结构方面,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耗竭依然严重,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传统比较优势正逐步弱化。

国内外的情况表明,付出巨大资源、能源、环境代价的传统外延式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

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和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未来我国经济结构演变将呈如下特点:

一是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特别是内需)、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农业将继续缩减规模,提高水平;制造业控制产能,增长速度有所减慢;服务业发展提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断上升。二是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是创新发展。紧跟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是特色发展。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不断破解资源环境压力、人口就业压力等不利因素,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结构调整之路。


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意义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和任务是多方面的,比如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实施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模式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在诸多途径中,服务外包以其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引起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出口;有利于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1. 发展服务外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较于制造业2%至5%、最高不超过15%增值幅度,服务外包的增值幅度高达100%。从收益来看,服务外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制造业来料加工的20倍,而能耗却只有制造业的20%,被人们形象地喻为“绿色产业”。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能有效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能源、环境压力,有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发展服务外包也有利于摆脱我国长期处在产业链低端的尴尬处境,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与水平。

2. 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近几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卓有成效,但离新型工业化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服务业发展仍相对滞后。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69.4%,高收入国家达为72.7%,低收入国家也达到46.9%,而我国2010年仅为43.2%,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迫在眉睫。服务业由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组成,生产性服务业其产出是中间服务而非最终服务,它能够把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是现代产业发展中竞争力的基本源泉,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其发展速度已超过了制造业,许多传统的制造企业也正在向服务企业转型。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细化专业分工,鼓励制造业的服务环节从企业剥离,推进服务外包。目前我国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及消费率的提高,内需有望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市场极为广阔。

发展服务外包,特别是积极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有利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全球产业链,通过技术转移与技术升级推动我国服务性企业产业升级,加速我国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服务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

3. 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一国的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外贸结构也存在出口商品物能消耗高、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附加值低、服务贸易比重低等问题。说明我国外贸增长仍然属于单纯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的粗放型,已经难以支撑我国外贸的持续增长。


发展服务外包可以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协调发展,并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避开贸易壁垒。一是可以改善供给结构及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和非价格竞争力,摆脱主要依靠价格竞争的不利局面;二是可以改善需求结构,实现内需、外需平衡发展,减轻经济增长对出口的过度依赖;三是有利于培植国内企业的自主营销能力,推动企业逐步走上开发新产品和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为主的差异化竞争道路,促进加工贸易由OEM向ODM和OBM转型升级;四是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外包,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加工贸易出口成为促进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对推动我国成为贸易大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面对新的战略机遇,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完全可能复制并超越制造业外包,稳定实现出口增长,提升出口的层次和水平。

4. 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

《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5号]指出,服务外包产业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各类高校要在相关专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在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培养高质量的服务外包人才,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2013年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

2011年,我国服务外包快速增长,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323.9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238.3亿美元,同比增长65.0%,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新增服务外包从业人员85.4万人,其中新增大学毕业生(含大专)58.2万人,占比达到68.1%。截至2011年底,全国服务外包企业达到16939家,从业人员318.2万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223.2万人,占70.1%。实践证明,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凸显的情况下,发展服务外包无疑是缓解就业压力的又一有效途径。

总之,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调整经济结构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服务外包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途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作者: 冯雷鸣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教授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本文系2011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天津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研究2011ZD035”的阶段性成果。

分享到:
  • 北京中百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百信信息技
  • 福瑞博德软件开发公司福瑞博德软件开发
  • 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护航科技有限
  •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 远光软件远光软件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
  • 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
  • 戴尔戴尔
  • HPHP
  •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 东软集团东软集团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