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信息化引领中国经济升级版

日期:2013-07-11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
关键字:
“用勇气智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近提出的这一理念,给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赋予了新的全局意义。近年来,国际国内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各种难题难有突破性进展,促使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企业界,从更高层面、更广角度来思考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抓手所在。

“用勇气智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近提出的这一理念,给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赋予了新的全局意义。近年来,国际国内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各种难题难有突破性进展,促使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企业界,从更高层面、更广角度来思考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抓手所在。

4月13日举行的以“信息化 创新产业升级”为命题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专题研讨会,则给出了一个新的角度:信息化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作用。正如李克强总理强调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转型升级要在稳增长中提高质量和效益,要支持企业加快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实现进中求好。此次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专题研讨会,就此提出了鲜明的观点:信息化对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不仅要支撑,要促进,更要引领。信息化工作的本质应是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应该从过去依靠外需、提升工业经济附加值,转变到依靠互联网、内需拉动、商业模式创新上来。一方面,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角度理解信息化的作用,应更具全局眼光,更强调创新互动;另一方面,信息化在引领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要求下,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需要更多政策和机制的创新。

引领产业升级是信息化实质所在

在四化同步发展中,信息化要起到的就是技术引领作用。

信息技术和产业自身的创新,与传统产业的创新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传统产业开始有创新动力的时候,才会产生信息化需求。

信息化本质上实现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无序流程的组织化、复杂工艺的简单化。

信息化对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是支撑、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引领作用。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其中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是实体,因此信息化就是一个引擎,是国民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全球化、知识经济大环境下的一个引擎,信息化要起到的就是技术引领作用。

北京大学教授路风: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来说,信息化的作用是在促进产业升级上。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最主要的源泉应该是产业升级。理由是什么呢?首先是经济学最基本的规律——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生产力的提高。从全球视野看40年来工业增加值的绝对值变化,中国的份额在不断增长,中国其实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基础。

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曾经提出一个观点,说美国的经济增长会停止。他的理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870年到1900年期间的伟大技术发明改变了美国的生活,包括电力应用的创新,内燃机的改进,还有自来水、室内管道、中央取暖、化工业以及后来的各种电子产品,这些技术创新带动了美国一百年的增长,但是1970年以后增长率下降了,下降的原因就是这些技术创新的应用已经到了极限,旅行速度已经够快了,室内温度已经很舒服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从计算机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普及的时候开始,一直到90年代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作用过程比较短,而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是提供了一些消费的新机会,但已经不是改进生产力,而是用一种方式替代另外一种方式,不会起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作用。这些观点反过来说明了中国的增长潜力所在:中国还远未完成工业化的任务,改善人民生活空间巨大,旅行速度、室温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还有城乡差距、收入水平问题等。中国实体经济比如说制造业比例更高,中国信息技术的渗透程度比起发达国家也略低一些,所以信息化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信息化在产业升级方面有巨大的空间。

信息技术和产业自身要创新,同时传统工业也要创新,只有想作出改变的时候才可能对信息技术产生需求,所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中国庞大的传统产业,只有开始有创新的动力的时候,才会产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安筱鹏:所谓工业化,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同要素成本上升之间的一场马拉松式的竞赛,工业化要想顺利推进,劳动生产率的速度一定要超过要素成本增长的速度。所谓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陷阱,就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比较慢而要素成本增长比较快,使得这个阶段发生很多问题。信息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理:第一是隐性知识显性化。像ERP、CRM、供应链管理、数控机床等这些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本质上是实现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去很多生产诀窍隐含在成熟技工的技能里面,而信息化装备、软件、知识、流程实现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第二是实现无序流程组织化。第三是实现复杂工艺简单化,把很多工序不断地简化到可以用机器来替代。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教授柴跃廷:对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大致上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是支撑,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支撑作用的效果就是加快发展速度。还有一个是促进作用,这实际上提升了我们的效益,工作效率也好,生产效率也好。最后信息化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引领,这个引领作用就表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实它创造了很多新的需求。2020年左右,非常有可能全社会的交易额有一半是在网上,这样的话意味着传统的产业、传统的商业不是发展快与慢的问题,而是生与死的问题。我们在这个时间点以前必须要做好一切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准备,才有可能走在重要的时间点以前,然后在整个世界市场上面引领这个事业的发展,这是非常关键的。

信息基础设施期待更多政策创新

政府的信息化政策需要考虑四个字:全局、创新。

中国宽带建设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忽略了微循环系统的力量。

电子商务推动中国经济的网络化加速,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开放市场竞争,加大技术投入,帮助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加强人才培养,改善资金供给等。

北京大学教授路风:一个全局性的自主创新政策对信息化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仅局限于信息产业部门,而且包括在所有的产业中。信息化要做好这样一个基础,然后促进信息化和创新互动的过程,最后实现产业升级的目的,而这一点是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信息化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取决于其他部门的创新,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赋予信息化以实质内容。如果政府要有一个信息化的政策,那么这个政策需要考虑四个字:全局,创新。信息化一定要放在全局的语境来讲,要研究信息化对中国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有什么作用。原来做信息化可能是公司做一个数据中心,上一个ERP,但我们一定要用信息技术改变自己,有创新才会有突破。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铁路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过什么作用。大概1850年~1860年期间,美国的经济不如意大利,40年之后却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了,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就是铁路建设。铁路建设使美国形成大陆级统一的市场,而不是原来的地方性市场,从而出现了大规模经济企业和大规模生产方式,对长期经济增长发生规模效应,导致生产力提高。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信息化社会,应该也有这样能产生全局性影响的基础设施,除了基础网络之外,应该还包括一些具有功能性的系统,比如说金卡工程,信息基础设施如何促进中国企业的创新,给企业带来更多机会,使传统企业产生更多的需求,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世纪互联董事长陈升:如果把微循环理论放到交通系统去看,北京的交通和欧洲美国城市的交通相比,北京的二、三、四、五环非常强大,但为什么下一场雨就会出大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出在主干道上,而是次干道、支路、下水管等这些东西上,这是原来被忽略的东西。同样的,中国宽带建设中一个问题,就是微循环的问题。我们看到了中国宽带的“八纵八横”骨干网,却忽略了各种微循环系统。宽带微循环系统与城市道路微循环系统非常类似,包括:小区驻地网、边缘部署云计算节点、用户端无线超宽带网状物(Mesh)等,单个边缘网络的容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大量的小微网络的聚合将对整体宽带通畅、提速和用户体验的提升意义重大。这种创新产生于服务商,但也会延伸到用户端。旧金山一家公司在手机里面安装了一个软件,这个软件使得手机、电脑能够成为一个自动联网的系统,形成一个中心部分是互联网,在每一个边缘不断往边缘扩张的网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并于日前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上予以公布。其包含的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中的光纤宽带网运营服务相关内容如下:家庭用户光纤接入服务、企业用户光纤接入服务、光纤出租服务、出租数字电路服务。技术创新已经让光纤网络不再具有天然垄断特征,光纤网络运营也已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建议工信部重新开放“网元出租”基础电信牌照。

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鸣:电子商务的产生本身就是从无到有,是一个巨大的创新,而且这也是一个新的产业,更重要的是由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通用技术,反过来会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的大变革,包括互联网爆炸性的成长,使整个的中国经济的网络化开始加速,网民的购物覆盖率已经达到42%,有将近2亿网购人群。越来越多的工厂企业触网,甚至更多企业就是在互联网新的平台上成长起来的,淘宝平台上的个人卖家就有600多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服装业可能就是互联网与传统商务的分水岭,去年中国基本上所有上市的服装企业都遭遇了巨大的经营危机,海量存货和大量亏损,但是淘宝上服装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幅增长,很多企业建立不到5年,已经在逼近10亿元交易额,传统企业被电子商务企业颠覆的速度正在加剧,而且地区覆盖和行业覆盖也越来越广泛。

在供给层面上,电子商务帮助企业节省生产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从而提高全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促进均衡价格下降。高盛公司的研究表明,估计在2001年~2010年期间B2B电子商务使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的GDP在原有基础上增长10%多。澳大利亚政府的研究报告认为:到2007年,电子商务使澳大利亚的GDP提高2.7%。在需求层面,需求扩大促使GDP增长。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的研究表明:居民消费每增加1%,可拉动GDP增长0.8%,据此计算,2012年新增网购消费,带动GDP1.95%。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国消费每提高1%,将带动GDP增速提高1.5%~2.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高世辑:信息化比较成功的企业,很多都是非国有,至少是非纯的国有企业,说明目前从企业本身的管理机制、管理水平来看,这种非国有企业有一定的优势。但这是从需求上看,今后推动中国的信息化和创新,本质上的动力还来自于改善市场竞争的环境,从需求侧来拉动信息化和拉动创新。但这并不是说在供给方面不应该做什么事,或者政府不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至少在信息基础设施的供给方面,政府是大有可为的。比如说通过进一步地开放市场竞争,使宽带基础设施上一个等级;在技术的供给方面应该要加大投入,帮助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政府的责任。还有改善资金供给,支持更多的企业创新创业等。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现在企业的能力已经具备了在前沿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到了企业必须通过更多的创新创造价值的阶段。实际上在需求和供给之间,我们看到更多的还是有很多的制度障碍需要政府去打破。政府在通过完善市场竞争方面,来改进信息化的供给面,有很多工作要做,能不能把宽带投资领域的市场准入放开,作为我们政府深化改革的一个试金石和试验田。

分享到:
  • 北京中百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百信信息技
  • 福瑞博德软件开发公司福瑞博德软件开发
  • 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护航科技有限
  •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 远光软件远光软件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
  • 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
  • 戴尔戴尔
  • HPHP
  •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 东软集团东软集团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