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交通信息化与智能交通的未来

日期:2013-06-26 来源:RFID中国网 作者:
关键字:
这几日,在思考综合交通信息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确是个复杂的系统,从铁路、公路、航运、航空、枢纽到公共交通、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停车系统、物流货运,大交通的信息化规划

这几日,在思考综合交通信息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确是个复杂的系统,从铁路、公路、航运、航空、枢纽到公共交通、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停车系统、物流货运,大交通的信息化规划该怎么做?如何确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技术与需求哪个左右了信息化?未来的交通到底是怎么样的?真期望能有双慧眼,能够透过滚滚红尘看到未来5年,10年,乃至20年的交通世界。

数字化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物联网,intelligent和smart有什么区别?看到城市交通论坛上也有关于信息化与智能交通的探讨,有的说,前者大于后者,也有反之,各有见地。我也难分仲伯,只是觉得它们都表达了核心的理念,就是让交通更流畅、让生活更美好。

分析一下交通信息化与智能交通,有哪些相似和不同呢?


一、相似点

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都有一条主线,那就是数据、信息,从数据的采集、汇聚到处理,应用,每个环节不可少。对智能交通系统来说,这也是其子系统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主要流程。


二、区别处

从应用领域看,我们理解的智能交通,涉及城市道路网络层面的比较多,但是,GPS、导航、监控、图像分析这些技术在航空、水域上都有应用。

我觉得,交通信息化,更广泛,更大众化,它涵盖了铁路、公路、水路各行各业,更偏重于数字化运营和应用服务软件。而智能交通,从人、车、路的链路看,包含进行数据采集的现场设备,本地及中央的控制设备,当然,更重要的是贯穿这些硬件中的控制软件及传输数据流。


三、回顾过去

上海中心城区经过过去十几年的ITS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对外交通的交通信息采集与汇聚。通过环形线圈、视频、GPS、手机、闸机、公交卡等多种交通信息采集方式,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路段、快速路、高架道路、桥梁隧道、公交车辆、轨道客流、出租车、停车场、枢纽场站等实现了全方位的数据采集。

回顾上海过去10年的智能交通建设,数的起来的大事件有:成立了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涌现了同济大学、城建院、综交所、电科智能、交技股份、宝信等一批从事ITS的企事业单位;建设了上海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一期、二期工程;完成了科技部支撑计划世博智能交通集成系统,建设了集7种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管理系统。


四、大胆设想

在今后的2010-2020年,上海市在ITS领域会有什么重大的工程呢?现在能看到可能有迪斯尼乐园信息化管理系统,郊区新城(嘉定、青浦、南桥)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还有呢?

RFID的盛行,北斗导航的卫星,电子车牌的军事化试用,我不知道未来的交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

(1)会不会每辆车都安装了RFID身份识别标签,具有电子运营证及电子车牌的功能的OBU,城市交通不再需要用环形线圈来采集流量数据,而是主要安装路侧设备RSU?

(2)会不会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启用,大大降低车载导航仪的成本,每辆车在出厂都配备了导航设备,实现动态信息导航,我们再也不需要高架道路上安装的那些大型可变信息板?所有的板子、龙门架都拆除?

(3)随着国民诚信度的提高,个人隐私的尊重以及文明交通素质的加强,我们会不会不再需要那些卡口、电子警察等设备来监督取证?


五、言归正传

设想终归是设想,我还没有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发展跟踪,我试图从世博园区的城市未来馆找到答案,可是也没有标准。所以,我只能写下这样几行字,笼统的描述下未来的交通信息化发展趋势:

(1)融合多种信息采集手段,实现交通信息资源化,构建交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2)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信息资源平台。

(3)挖掘多式联运基础关联交通信息,为协同组织、应急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分享到:
  • 北京中百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百信信息技
  • 福瑞博德软件开发公司福瑞博德软件开发
  • 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护航科技有限
  •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 远光软件远光软件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
  • 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
  • 戴尔戴尔
  • HPHP
  •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 东软集团东软集团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
新闻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