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2010热点领域盘点之真金白银电子商务

日期:2013-06-20 来源:it168 作者:陈默
关键字:
“二十一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据有关部门预计,2010年全国网络销售将达4000亿元,未来几年我国电子商务还将有35%以上的增长,电子商务商机无限。

 “二十一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据有关部门预计,2010年全国网络销售将达4000亿元,未来几年我国电子商务还将有35%以上的增长,电子商务商机无限。盘点2010,在“忽如一夜春风来”,团购网站如“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背后,在合作、收购、上市、价格战热火朝天的背后,中国的电子商务领域都在发生着什么?


政策篇:团购认证困惑多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8月30日,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8-2009)》带来的数据和信息。

《中国电子商务报告》共分五章,全面反映2008-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最新进展。报告指出,中国电子商务已步入务实发展阶段,呈现出六个方面特点:一是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开始进入协同商务阶段;二是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普遍提高;三是网络购物规模迅速扩大;四是电子商务专业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五是电子商务在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中应用日趋广泛;六是电子商务在应对金融危机、举办北京奥运、抗击自然灾害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报告统计,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1万亿元人民币,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1257亿元人民币;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万亿元人民币,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2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1.7%和105.8%。

2010年,电子商务规模继续扩大,而自今年3月起,国内团购网站更是异军突起,市场规模迅速扩容至上千家,被戏称“千团大战”。由于团购网站技术和资金门槛过低,导致该行业鱼龙混杂,团购网站正遭遇多重信用认证的困惑。因此,10月,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将首次对团购网站进行信用认证和评级的消息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在递交申请的300多家团购网站中,首批获得认证的包括58团、搜狐爱家团、大众点评团、QQ团、F团、拉手网、满座网、24券、饭统饭团等29家,这些网站所获信用等级均为“良好”。

据了解,申请进行此次信用认证的报名条件包括:取得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网站经营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万元;网站PV(日点击量)不低于1万次;近3年无行政处罚和不良信用记录等。

围绕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信用认证和评级服务,也存在不少质疑。一方面,对认证的费用提出质疑,据透露,此次认证收取的费用达4.5万元,而给的名目是“宣传费”,对于不少小型团购网站这是笔不菲的费用。另一方面,还有对资质和权威方面的质疑,除了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认证,此前还有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信用认证,以及其他别的机构或协会提供认证。 没有人知道谁是真正的权威认证。


厂商篇:资本市场的新宠

5月18日,凡客诚品酝酿一年之久的服装电子商务新网站Vjia(www.vjia.com)正式上线。至此凡客“分裂”成只做自有品牌的网上商城Vancl和为其他服装品牌搭建的电子商务公共平台Vjia两家公司。该项目由陈年投资5000万美元打造,此外还有其他海外投资方。但之前凡客的优势在于在单一的细分领域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而当迈入电子商务平台领域后,将和淘宝商城这样的重量级对手正碰。易观国际分析师曹飞表示,“我们可以看到自从淘宝推出淘宝鞋城之后,推出淘宝服装城是迟早的事情。在流量方面凡客的Vjia几乎无法匹敌,如果在这个领域要和强势的淘宝直接竞争将非常困难”。面对未来的竞争,凡客方面只是一再强调,自身优势在于有自建的仓库,可以统一售后客服标准。

8月25日,全球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则对外宣布,收购美国电子商务公司Auctiva公司。Auctiva是一个依托于eBay的公司,主营业务是帮助其客户更好的在eBay上发布产品、管理产品和达成交易。这是马云布局的第二大海外并购。此前不久,阿里巴巴在6月底刚收购了同样位于美国加州的另外一家电子商务公司Vendio。阿里巴巴希望通过这两次海外并购,实现与阿里巴巴“出口通”和“全球速卖通”平台实现对接,帮助阿里巴巴的用户获得70亿的采购商机。

而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和网游等企业上市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扎堆上市潮开始转向电子商务。10月26日晚,中国服饰电子商务企业麦考林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交易。至此,这家靠邮购业务起家、从各方面看并不算最出色的“丑小鸭”,赶在当当、凡客和京东之前,跃升为“中国B2C企业IPO第一单”。

有乐观人士认为,以麦考林IPO为起点,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的扩大将带动更多成熟企业上市。据清科研究中心预测,2010年电子商务B2C市场增速将达150%,规模将增至560亿元;至2012年,市场规模将扩大到1550亿元。业内人士预测,“继麦考林上市后,当当也有望将于今年年底上市”,而凡客、京东等已经在服装、电子消费品等垂直领域占据优势的B2C企业将陆续在未来两年上市。


模式篇:自建还是合作是个问题

从理论上讲,电子商务绝不只有单一形式。电子商务的行业布局如果仅仅是卖场的天下,那既不是一个均衡,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


自建

不少大型企业选择了自建。2010年年初,中国家电连锁巨头苏宁电器,决定正式上线“试水”。2010年1月25日,苏宁电器旗下电子商务平台苏宁易购网正式宣布其三年发展战略。苏宁电器将依托自身庞大的采购和服务网络,组建1000人的B2C专业运营团队,形成以自主采购、独立销售、共享物流服务为特点的运营机制,力争用三年时间使苏宁易购占据中国家电网购市场超过20%的份额。

10月,沃尔玛也传出消息将在中国市场为旗下仓储式商店Sam's Club推出一个新网站。除沃尔玛之外,美国服装零售商Gap也在中国推出网络零售业务,配合该公司在中国第一家门店的开业。


合作

而中型企业,比如李宁、特步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合作模式。5月14日,淘宝网与特步(中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特步将基于淘宝网的分销平台,打造自己的电子商务分销体系。预计明年,特步将在淘宝分销平台上实现2亿销售额,两年内实现淘宝分销平台上销售额达到特步集团总销售额的10%。

7月26日,eBay与李宁公司宣布展开合作。李宁eBay网店将首先在eBay澳大利亚站点和英国站点上线,李宁的产品将通过eBay平台销往海外。对于志在全球范围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争夺份额的李宁公司而言,eBay将成为其面向国外市场的在线销售渠道。同时,eBay丰富的跨国交易经验,以及全球超过3亿的注册用户对其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和提升品牌知名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卖场

7月,由百度与日本乐天合作的B2C在线服务平台——“乐酷天”正式开放网站域名,接受用户注册,并亮出“中国超大网络购物商城”的旗号,与阿里巴巴展开全面竞争。有分析人士称,搜索技术和电子商务之间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尤其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他们通常既是百度搜索的客户,同时亦是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卖家。 “对商户来说,网络平台究竟做什么并不重要,他们需要的是能利用互联网工具把自己的货卖出去,他们既有对搜索引擎的需求,也有对电子商务平台的需求。”百度和阿里巴巴之间终将会有一场恶战。

而除了百度加入竞争外,年末各大卖场之间的价格战也是如火如荼。11月12日,淘宝商城5折日活动为这场价格战拉开序幕,由于淘宝在网购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加上在秒杀与全场5折的号召下,瞬间创下多项记录——单日交易额9.36亿,每秒超过1万元交易;2家店铺超2千万;11家店铺超千万;20家店铺过500万;总共181家店铺过百万。紧随其后,12月,京东和当当的一场价格战更让人闻到了血腥味。


趋势篇:前景似火,现实似冰

物流:产业短板

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密不可分,据统计,中国快递业务量增长有80%来自电子商务。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带动的快递包裹量超过5亿件,占快递业全年业务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2009年,淘宝网一家产生的包裹量就达到10亿件,与其合作密切的圆通、申通等快递企业,60%以上业务量均来自网购交易。

一方面,电子商务公司与物流企业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互相捆绑,代表性事件比如今年5月阿里巴巴与UPS结成的战略联盟;另一方面,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开始希望扩大疆土自建物流体系,而其代表显然就是今年6月淘宝网正式对外宣布的淘宝大物流计划(详见“解读淘宝大物流 十重玄机深度剖析”)。

▲ 专题深度解读淘宝大物流计划

而岁末,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递短板全面爆发,除了11月“四通一达”(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速递、汇通快运、韵达快运)全面涨价,到近期各地“爆仓”现象频发,服务质量也成为投诉热点。从行业角度,产业链中出现任何一块短板,都将制约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应该反思的显然不只是快递业本身,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更应该反思,任何一个环节如果为了短期利益挤压另一个环节的生存空间,最终将影响整个产业链。


移动:前景似火

2010年,麦考林、乐淘网陆续推出手机业务,正式加入移动电子商务的争夺战中。随着3G的迅速普及,移动互联网成为当下的一个爆点,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潜力令互联网企业蜂拥而至,B2C移动电子商务竞跑正式拉开帷幕。

淘宝网2008年开始“试水”移动电子商务,当当网、卓越网、京东网等大型电子商务网站陆续布局移动互联网,推出了手机业务。种种迹象表明,电子商务竞争的战火正烧向移动互联网领域。

曾被称为“赔本赚吆喝”的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在2010年发生根本的转变,投资人和企业收获的真金白银是实实在在的,人们购买模式的转变和更深远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未来,电子商务必将形成规模庞大的经济体,最终将成为市场销售的常规手段。

分享到:
  • 北京中百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百信信息技
  • 福瑞博德软件开发公司福瑞博德软件开发
  • 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护航科技有限
  •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 远光软件远光软件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
  • 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
  • 戴尔戴尔
  • HPHP
  •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 东软集团东软集团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