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中外运:国内航空货代亟待突破信息瓶颈

日期:2013-06-20 来源:it168 作者:IT168
关键字:
2010年有关国内航空货代整合的传闻不绝于耳,各大航空公司也为此谋事而动。固然,整合能够形成市场合力,提升国内整体航空货代企业的市场溢价能力。但是,在现代物流竞争体系中,提升企业内功也将是无法回避的课题。

2010年有关国内航空货代整合的传闻不绝于耳,各大航空公司也为此谋事而动。固然,整合能够形成市场合力,提升国内整体航空货代企业的市场溢价能力。但是,在现代物流竞争体系中,提升企业内功也将是无法回避的课题。如何求生存、谋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国内企业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十二五”规划纲及要中指出,信息化建设成为了现阶段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宏观需求。以此同时,在新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强调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特别是航空货代领域,“信息化”成为各大企业提升软实力重要举措。


内外因素催生信息化竞争

据了解,与普通货代业务,如海运货代,陆运货代相比,航空货代属于一种高端的服务。因为航空货代本身存在运价高、速度快、运转周期短,时效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其本身对信息化的要求也就更高。与此同时,从整个的全球贸易发展来看,随着对安全的防范,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升了对于反恐的要求,这也直接给整个行业的要求带来了变化,如美国海关要求进口货物要在飞机入境到港之前,将所有的货物相关信息提前进行申报;明年,欧盟也将有类似的要求;在国内,中国海关总署172号令也有类似的要求。这些无形中都对航空货代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是衡量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最早上市的物流企业之一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运发展”)全国工业工程部总经理章熙认为,“纵观整个物流市场,全面信息化已成为物流行业的大势所趋,无论是客户与供应商之间还是业务流转的各环节之间,对物流信息的依赖程度已越来越高。这在航空货代行业里也表现的越来越充分,从业务的受理、发运的方式、货物的到达、客户的签收以及及出库、入库等重要环节,都需要有一体化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来支持,很多时候,信息化建设的完善程度已成为了许多物流公司其市场竞争能力的考量标准。”


国际市场竞争受制信息化

反观国内,随着近几年物流信息化发展,通过电子口岸、智能交通等一系列建设,国内物流发展已经从单纯的基础建设上升到依靠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的阶段。但是不得不承认,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整体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很低。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应用范围有限。另一方面,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生产环节的渗入层次较低。

据相关部门统计,国内从事物流行业的企业超过70万家,具有综合物流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企业不超过5%,还有为数众多的物流企业业务模式开展均停留在人工操作水平。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从2006年至今的四年间,国内航空货代市场份额从80%的市场份额急速下滑到20%。这其中当然有货机、运力等因素,但信息化的缺乏所导致的服务能力的削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因,面对国际市场的严格标准,国内航空货代信息化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内航空货代亟待突破信息瓶颈

目前已经有不少公司都开始着力搭建自己的信息化平台。一方面,从公司内部来讲,规范了员工操作业务和标准,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公司对外沟通,信息化可以实现异地数据共享减少沟通成本提供了保障,优化效率,最终影响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外运发展是国内最早进行搭建全面信息化平台的物流企业之一。作为中国信息化标杆企业,外运发展从1998年开始了信息化体系建设,在十年间先后投入了资金过亿元,陆续与惠普、甲骨文、IBM、微软等国际IT巨头联合开发建设信息系统,并与清华大学等国内领先的科研机构联手,打造物流全程可视化的监控平台,通过制定多环节数据采集点,量化各环节物流服务水准,推行精益运营等数字化管理手段,提升其自身物流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价值,并以其有效的最佳实践为行业提供了综合物流的服务标尺。同时,外运发展通过其门户、短信平台和邮件等多种方式为客户提供货物信息的全方位定制服务。上海浦东机场负责人表示,通过外运发展VIP外网查询系统的个性化定制,我们可以随时迅捷地查阅货物的信息,满足了我们多元化的物流需求。

信息化建设的成果直接带动了市场的拉力。据上半年外运发展的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了近21倍,每月的增速都保持在50%,属于超额增长,201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同比上升70%。

当然,目前国内企业中,像外运发展这样投入这么大的资金去做这么完整的系统并不是很多,但是以外运发展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化物流模式,对当前的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复苏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物流模式将逐渐成为主流,竞技国际市场,提升软性实力无法回避,我们必将逾越这一高墙。

分享到:
  • 北京中百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百信信息技
  • 福瑞博德软件开发公司福瑞博德软件开发
  • 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护航科技有限
  •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 远光软件远光软件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
  • 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
  • 戴尔戴尔
  • HPHP
  •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 东软集团东软集团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