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迪网-免费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 加入收藏
企迪网

智能交通迫在眉睫交通信息化迎来新时代

日期:2013-06-19 来源:it168 作者:吴勇毅
关键字: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地速发展,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很多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以年平均20%的速度飙长,导致了目前国内交通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交通拥挤、交通事故增多、环境日益恶化已经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严重问题。

面对国内大中城市的接连“暴堵”,“十二五”交通规划或将在年初推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地速发展,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很多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以年平均20%的速度飙长,导致了目前国内交通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交通拥挤、交通事故增多、环境日益恶化已经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严重问题。

而当交通拥堵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治理交通拥堵问题也成了一个重大的国计民生问题,智能化交通迫在眉睫,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也应运而生,迎来新时代。


智能交通真的来临了吗?

智能交通行业前景广阔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现又称车联网)是在现有的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基础上,将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集成于一体,对各种交通情况进行预报、协调和处理,实现高效、实时、准确的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大力推广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是如今世界各国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助力经济民生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9年,IBM就向奥巴马政府力倡“智慧地球”概念,其中重点之一就是“智能交通”,其用意在于通过大量应用智能系统来科学高效管制交通,大量节约社会资源与燃料能源,推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而按照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智能交通将成为国内未来交通运输业优先发展主题。纲要显示,到2015年-2020年,智能交通给相关行业带来的商机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23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近半数以上的城市不同程度地安装了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技术系统,预计未来5年,我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城市智能交通投资约450亿,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投资约350亿,其它智能交通系统投资大概300亿。然而相比欧美已超过千亿美元的投资规模,我国智能交通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由此可见,未来几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商机诱人。

有关权威人士指出,期盼已久的“十二五”交通规划或将在年初推出。智能交通将作为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交通部已经启动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和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现代交通运输策略研究两个重大研究项目,为未来5-10年发展思路进行谋划。

拟订中的“十二五”交通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将实现对国家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车辆区域、交通运输状况等的感知和监控;实现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船舶、长途客运以及城市公交、出租车和轨道交通的全过程监控;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海事信息服务系统。


资本热捧智能交通

数据显示,从2001年开始,我国对交通基建的投资以每年22%的速度递增,而政府对交通行业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则是拉动智能交通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引爆了智能交通行业的投资机遇。

如何实现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

目前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近期已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中的重要项目,相关内容已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元级别,预期2020 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 亿。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更高级应用,它借助装载在车辆上的传感设备(如RFID、传感器、GPS等)收集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并通过网络共享,使得车与车、车与路上的行人、车与城市网络能够互相联结,从而实现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运输。

IDC调查机构认为,智能交通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受到资本的青睐,那些专注于数据采集和数据发布的硬件研发,擅长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和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等领域的软件厂商将会受资本的追捧。2009年下半年以来,智能交通系统领域就出现了企业上市的高潮,2009年有银江股份和键桥通讯上市,2010年则有4、5家智能交通公司上市,而同属智能交通行业的中国智能交通、高德软件则去年7月分别在香港、美国上市。而在2007年上市,路况信息开发商远望谷早已成为智能交通行业的领跑者。

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有设备提供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和平台运营商,大都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GPS、地理信息和系统集成等环节。主有领先厂商有:如公路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宝信软件、川大智胜、银江股份、交技发展、皖通科技、亿阳信通等;车载端信息系统商,启明信息、北斗星通、四维图新等;另外,还有提供自助缴费系统商,包括新国都、新北洋等厂商。


智能交通挑战仍不少

尽管我国智能交通前景广阔,属于产业升级受益行业,未来高成长趋势明显,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其一,由于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应用的构架尚未明确,标准体系尚不健全、不统一,规模经济不够,盈利模式未可行,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应用成本,不利于智能交通的推行。


智能交通存在的挑战

其二,传感器成本、性能和寿命,在技术上与交通应用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传感、支撑网络也尚未建立,地址资源严重缺失,行业数据中心特别部级层面的行业数据中心尚未真正广泛创建,影响智能交通深入应用。

其三,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研发急需突破。目前国内70%以上的智能交通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抢占,我国在RFID、传感器上并无主导权,仍受制于美国、欧盟,国内盈利面较小。

其四,智能交通研究和示范应用点分散而不成体系,技术参差不齐,市场竞争秩序也不完善,也给整个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其五,目前国内智能交通IT企业多数规模较小,企业稳定性相对较弱,国际厂商加紧抢占市场,企业业绩波动幅度或加大。

另外是公众及组织单位的观念障碍,如对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的担忧,也影响着智能交通未来的推广应用。

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在日前表示,“物联网体系的发展必须从产业中逐渐培养,这个过程大概需要5—10年。”赛迪顾问机构分析师则提醒道:“车联网所具有的美好前景虽然诱人,但按照目前的研发能力,车联网相关软、硬件采购真正大面积铺开,至少还需要3-5年时间,因此,业界不能急功近利,脚踏实地为是。”


分享到:
  • 北京中百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百信信息技
  • 福瑞博德软件开发公司福瑞博德软件开发
  • 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护航科技有限
  •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 远光软件远光软件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
  • 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
  • 戴尔戴尔
  • HPHP
  •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 东软集团东软集团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